112學年度推動閱讀執行成果
南投縣東埔國民小學推動閱讀執行成果
評鑑項目 |
學校實施概述 |
佐證資料連結 |
一、閱讀推動之理念、目標及組織架構 |
(一)、全面提升學生「聽力」、「說話」、「閱讀」和「寫作」的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及考試中應用受益,兼顧學生現在與未來世界所需技能,每學年皆列入東埔國小閱讀計畫,並由校園閱讀計畫推動小組人員,各職掌計畫內容。閱讀推動需要用心且共心來跨域整合,不論行政人員和教學人員都是重要閱讀推手,展現團隊力,才能讓我們的學生閱讀能量爆發到最好的效能。
(二)、以國語科大單元主題各課閱讀為基礎主軸,國語課融入閱讀教學,讓閱讀成為學習之母。推動沉浸式閱讀,除了文本閱讀外,更結合部訂和校本課程,讓學生身心靈結合生活技能都有斬獲。
(三)、多元文本、雙閱讀(紙本和數位)和多種語言(國語、英語和本土語),結合教師團隊協辦活動,提升學生學習能力,養成學生能理解、擷取和應用多元資訊的能力,讓學生在本土和外語文化、傳統與現代之間都能接軌。 |
|
二、閱讀資源整合與環境營造 |
(一)、環境建置與閱讀氣氛營造,讓學生自然而然養成閱讀習慣。
(1) 校舍重建後將新置圖書室,校園處處有書籍學習角,涵蓋一二三樓教學大樓, 班級可自由使用,教室內同樣有佈置閱讀學習角,樣式風貌多元,讓學生愛上閱讀,打造書香的學習環境。 (2) 書籍整理:依照圖書室空間大小和學生人數,做適合適性的放置與編排,依年級適合的閱讀能力發展指標做書籍分類,低年級繪本書,中年級橋梁書,高年級文字書,由淺入深引導學生挑戰,以原住民生活圈常見的山上野生動物作為升級指標,避免學生只看特定類別的書且符合學生好辨認、好學習、好閱讀、好借閱和好整理多元閱讀的原則。 (2) 利用學生晨會和上課時間,向學生介紹圖書室的使用規範和借還書規則,讓學生知道如何正確利用圖書來閱讀。
5. 班級清掃區域如有圖書櫃,列入整理和清潔範 圍,創造舒適乾淨的環境。 6. 不定期舉辦專題書籍展覽,搭配專題或節慶。
(二)、融合紙本與數位的各種資源整合,並解決偏鄉小校圖書更新不易和圖館人員稀缺的問題: 1. 申請班級國語日報和週報,一至三年級每週做讀報教育,今年更提供教師一份電子報ereading「雲閱讀」數位報刊。 2.「PaGamO未來素養學堂」線上資源, 學校與閱讀優台灣素養協會未來素養學堂簽訂合作,並由台積電慈善基金會贈與經費,四〜六年級每位學生和全校教師皆有帳號,第一年為種子學校,接連兩年都獲得「未來素養學堂典範學校」的殊榮,得獎只是一個開始,持續有恆的做下去,長期下來才能開花結果。行政和教師團隊每學期都接受協會和台積電的訪視會議,並參加如何精進學生閱讀量和能力的策略研討會,希望持續把這個好的資源留在東埔來幫助偏鄉的學生。 3.南投縣PaGamO閱讀素養和電競賽也積極參與,獲得校園響應獎國小組第三名的好成績。 4.信義鄉鄉圖館使用: 長期和信義鄉圖書館合作,鄉圖圖書車每月在書巡迴入校,辦理書籍借閱。 5.112年底起使用南投縣府購買的Hami電子書城校園雲端圖書館( https://hamibook.tw/jROhb ),為圖書室新增數位閱讀和書報快速流通的利器。 6. 其他網路資源: 同時也使用其他閱讀讀寫網資源,如族語E學園、PaGamO未來素養學堂、國語日報、台灣雲端書庫、閱讀花園-文化部-兒童文化館等等,做為課程補充。
(三)、 爭取和利用外部資源: 1. 因新校舍落成,112學年爭取經費建置新的圖書室,優化閱讀環境; 113學年擴充圖書館藏採購,汰舊換新,讓學生有更多更好的書籍來享受閱讀樂趣。 2. 爭取經費來辦理寒暑假校內活動營隊,讓偏鄉的學生不因假期沒有安親班、補習班等而落後,而且閱讀層度可以更上層樓。 3. 讓學生參加外校英語品格營,兼具英語能力提升和品格培養。 |
|
三、閱讀教學之規劃與實施 |
(一)、實施理念: 閱讀力的培養不外乎這環環相扣的四個能力面向,就是要我們的學生要「聽」得懂、「說」得出口、「讀」得好、「寫」得出意思,能夠擷取訊息並能流暢的表達,因此使用五感的多元學習必不可少,就這四個基本功力來規劃與磨練學生。 從幼兒園開始到國小部一氣呵成,自小小孩養成閱的讀習慣。 不論學生遇到閱讀的困難、學習問題或是地處偏鄉的劣勢,在推動的過程中,教師團隊都努力解決,並積極爭取各種資源來輔助學生學習,發展學生的特點優勢,減少與都會學生的落差。
(二)、實施方法: 幼稚園: 1. 親近書本。 2. 使用有聲書或講故事。 這兩個目標是幼兒園的初始目標,最先讓孩子的「聽」與「說」的能力和喜愛親近書本的興趣萌芽發展。 國小部: 1. 針對閱讀落差大的學生補救: 使用有聲書或群念,讓孩子多聽有聲書,長時間下來可有效跟上,以及學習扶助的基礎補救。 2. 寒暑假落差補救: 寒暑假後學生程度會有落差,務必讓孩子寒暑假多多閱讀,開學後多補救。為了解決這裡偏鄉沒有補習班、安親班和家庭功能的落差,學校寒暑假在校舍重建落成後積極辦理雙語營隊和派送閱讀作業譬如閱讀護照、英語護照和母語護照等等作業,開學後給予驗收獎勵,更可利用假期的活動及作業來提升學生閱讀程度。 3. PaGamo素養閱讀:每週一、四派送,文章有深度,可採「濟弱扶強」方式在晨讀時間和實施,由較弱的學生答題,較強的學生審題,教師講題,共同作答的方式(學生的答案順序為隨機出現,答序都不相同),來提升完成率和正確率。 4. 國語日報: 提早寫作與剪貼簿配合,提升中低年段的書寫能力。 6. 處處有閱讀:日常生活領域會用到的閱讀內容譬如看公車站牌、旅遊景點導藍圖等等,都融入到課程中,學生的閱讀是帶的走的能力,可以實踐和實用來解決問題,具有可用性。 6. 親職教育和班親會: 不論國小部或是幼兒園每學年都辦理親子教育講座和班親會,把閱讀的重要性和如何帶領學生閱讀的方法帶給家長,因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鼓勵親子共讀,藉由閱讀翻轉人生。
(三)、實施項目: 培養學生的硬實力和軟實力。 閱讀輸入(input)—多元力融合 閱讀起步走 1. 每年的一年級新生除了舉辦和文健站部落耆老一起舉行「閱讀起步走」的薪火傳承儀式,贈予新生繪本和購書獎學金1000元,讓新生愛上學校和愛上閱讀。 2.晨讀: 每日上學到校閱讀角做晨讀10〜20分鐘或導師帶領閱讀活動。 3. 讀報教育(國語日報): 一〜三年級國語日報讀報教育。 4. 數位閱讀(PaGamO): (1)未來素養學堂PaGamO閱讀: 四〜六年級完成每週一、四會出4篇文章和閱讀理解題目。 (2)南投縣PaGamO閱讀: 由學生OPEN ID帳號進入。 (3) PaGamO「自選章節」則有三〜六年級國、數、英、自、社的數位練習,可供學生使用。 5.圖書閱讀(書本): 利用課餘時間和家庭時間做閱讀書籍(低年級繪本、中年級橋梁書、高年級文字書)。 6.各科融入閱讀: 國語科大單元主題閱讀(每大單元的相關文本融入);數學故事閱讀融入:自然科普閱讀融入:社會科文化歷史知識融入等等,並導入閱讀策略和方法。 7.節慶活動: 山上的節慶活動,譬如感恩節、聖誕節、教師節等,都融入語文閱讀學習。 7.雙語閱讀: (1) 英語日: 配合英語雙語教育,英語繪本和英語活動來增進學生將來適應國際生活地球村的能力。 (2) 母語日: 自己的語言自己的根,布農語本土語言的閱讀與學習。 8.時事閱讀: 每個月由校長搜集國內外大事,讓學生先事前閱讀,然後再利用晨會時間進行更深入引導探究,讓孩子的閱讀與時俱進。 9. 生活技能閱讀(走讀活動): 山上的孩子從小倘佯在大自然中,大自然是他們理所當然的第一本書,身體的運動和歌喉的展現是他們閱讀這本書的方法,因此課程中必然會搭配各種「走讀」閱行活動,更是對偏鄉原著民學生是非常重要的閱讀課程。學生為了解決問題,譬如登山要注意的事項、城市與山野的異同,乃至於如何閱讀站牌搭公車和隨處可見的導覽地圖,都是需要閱讀能力,以及身體和心靈與大自然的溝通都是一種閱讀,搭配著「部訂課程」和「校本課程」來實施,讓學生「閱」來「閱」行。 (1)規劃「城市、山野和海洋」走讀教育,蒐集資料與製作簡報,培養孩子們透過閱讀與資訊整合能力,將學科知識實踐於生活情境中,培養日常所需的閱讀技能。 (2)三天兩夜戶外教育與他校做多方面的交流,到台南宅港國小體驗海邊的司目魚文化; 屏東的排灣族草埔國小做不同族群的文化交流,都讓學生實際的體驗。 (3)身體的閱讀、聲音的閱讀、大自然閱讀: 原著民的傳統射箭、編織、手工藝、山野教育和天籟聲音的傳統歌謠合唱和體育運動比賽課程,讓山上的孩子閱讀身心靈更加舒坦,參加各項比賽也獲的佳績,增加學生的自信心。 (4)生活的體驗: 閱讀可以是深度的生命體驗,安排了音樂活動、體育活動和美力台灣3D電影欣賞,身歷其境的閱讀模式,讓閱讀更深進一步境界。 (5)實踐書本的知識和能力: 閲行除了走讀,也強調學生的知行合一和品格教育。 閱讀輸出(output)—多元力表現
(1) 一〜二年級「提早寫作」(學習寫作,造句、挖空、仿作等,可直接在國語日報剪貼簿做,配合作文提交)。 (2) 三〜六年級作文寫作(上下學期各4篇,整學年8篇)。 (3) 投稿與展示: 學生優良作文投稿國語日報,並在校內公開展覽,鼓勵小朋友持續創作和成為他人典範。 4. 校刊師生共同寫作: 每學期兩次校刊,全校老師作為身教,寫作投稿,帶領全校孩子共同寫作與創作,編寫校刊。 5. 語文競賽: (1)校內: 語文能力的好壞攸關閱讀理解的優劣,所以提升閱讀力需從打好語文基礎開始。 -說故事比賽: 說故事的能力現代必備能力,現代連路邊攤或店家都要會說故事,來促銷商品。 -朗讀比賽: 聲音的精準和儀態訓練,國語朗讀和英語朗讀。 -作文比賽: 對文字表現的掌握。除了定期的作文比賽外,平常寫作優良的文章也給予展出,提高作文的興趣和信心。 -唐詩背誦: 對古典文學的欣賞。 -硬筆字比賽: 文字的美感教育。 -趣味語文闖關活動:國語、英語和母語等闖關活動、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樂趣。 - 英語日、母語日: 每週五課間輪流辦理英語日和母語日語文活動,增加學生實際使用語言來聽說讀寫的連環扣的能力。 (2)校外: -族語認證: 要求學生通過初級認證,並向中級和中高級邁進。 -族語單詞競賽、母語講古比賽:學生參加比賽都表現出色。 -分區語文競賽: 參加南投縣語文競賽。 -全國語文競賽: 鼓勵學生向全國語文競賽努力,獲得更佳好成績。 6. 閱讀理解尋寶活動: 舉辦閱讀書報有獎徵答,讓閱讀更加有趣味和推動力。 7. 採訪活動: 配合校本課程,讓學生有採訪耆老的機會,從「說」出自己的提問,「讀」懂尋找的資料並篩選資訊,到「聽」見耆老的回答重點,然後加以「書寫」記錄,都是非常好的閱讀應用輸出,對學生的聽說和表達能力都能有大幅提升。 |
3-5 PaGamO未來素養學堂典範學校實施概況2023-2-10
3-6 PaGamO未來素養學堂典範學校實施概況2023-6-21
3-7 PaGamO未來素養學堂典範學校實施概況2024-1-16
|
四、學生閱讀學習成效及影響 |
(一)、基礎奠基培養好習慣,學生閱讀能力及閱讀興趣之提升 1.全校每日到校晨讀,閱讀後書寫閱讀護照心得寫作認證。 2.一~三年級讀報教育及剪貼簿參展,四~六年級參加未來素養學堂PaGamo素養品學堂(本校於2022年參加第二屆素養學堂教育松,獲得素養素養教育典範學校,持續至今)
(二)、學生閱讀個別差異之輔導及協助 1.一二年級提早寫作,中高年級作文寫作檢閱後佳作投稿國語日報、刊登校刊,並辦理作文閱讀作業展。 2.辦理課後照顧、學習扶助,學習扶助未通過人數持續 下降; 學力檢測成果逐漸提高。 3.線上PaGamO品學堂有個人進度,可追蹤學生閱讀情形,加以分析改善。 4.多元閱讀,如雜誌:小牛頓、未來兒童、未來少年。
(三)、多元展能閱讀無界 1.學生參加語文競賽、文章投稿、英語競賽、族語認證、繪畫創作、音樂合唱競賽獲佳績,將閱讀能量轉化為精彩傑作,展現閱讀學習成效。 2.多元戶外教育活動及校際交流,擴展視野、展現自己,孩子享受成果的喜悅與自信。
(四)、成果繳交:
2. PaGamo任務上學期11/31,下學期5/31平均完成率 須達70%; 12月、6月安排訪視,提供「實施概況表」和「提案調整」。(四〜六),未來素養學堂做為考核是否維持典範學校和持續合作提供數位學習資源的依據。
4. 提早寫作(一〜二); 作文寫作(每次檢閱後選佳作投稿國語日報)。(三〜六) 5. 以上作業會在期中辦理一次觀摩學習精進的「作文閱讀作業展」。(一〜六) 6. 「未來兒童」和「未來少年」雜誌閱讀,每年師生共寫使用心得和方法,回饋給贈閱單位。 (五)、成果實效: 1.學習扶助未通過人數持續下降; 學力檢測成果逐漸提高。 2.平常學生注重自己在整潔、秩序和生活方面閲行的日常表現,以及學科的努力學習,達到科科有閲讀和處處有閱讀的閱讀之樂。 3. PaGamO科技化閱讀數據來持續追蹤學生的閱讀學習狀況,學生不論進步或退步,都可即時快速掌握並能找出原因來做分析改善或加強。 4.各項語文競賽和族語認證逐漸有好成績。 5.每學期三次閱讀語文檢閱,包括剪貼簿、閱讀護照、 國語、作文以及PaGamO線上閱讀成效,並做討論與精進。 6.全校國小部43名學生和幼兒園學生都喜歡到新的圖書室借書、上閱讀課或其他課程,圖書室的借書量和借閱率都穩定的成長。 7. 學生的閱讀護照、作文等輸出能力和閱讀理解能力,確實有跟著年級增加而成長。
(六)、成果影響: 1.鼓勵孩子參加校內外各項語文競賽,孩子能勇於表現自己,並訂定相關獎勵辦法,採多元獎勵,給予獎金、獎品和參與活動的各式各樣獎勵,促進學生閱讀的推力。 2.積極推動我愛閱讀護照活動,每學期統計達成者,並公開給予表揚,鼓勵孩子多閱讀,希望 能達成每學期每 位孩子至少完成一本閱讀護照。 3.由全校老師作為身教,寫作投稿,帶領全校學生共同 寫作與創作,編寫校刊。 4.辦理全校語文競賽,結合國語文、英語、母語等,多元提升語文能力,學生亦積極參與校外比賽,增強企圖心。 5.學生積極參與布農語認證,以國小畢業前能通過中級認證為目標,提升學生族語能力。 6. 多元的戶外教育和校際交流,達到擴展學生視野的目的。 7.總之,在這極偏遠的山區布農部落小學, 雖然學生人數不多,但孩子們樂在學習,勇於參加各種挑戰和比賽,自信心提高,有著閱讀世界的胸襟,視野變寬廣了。 |
4-17 PaGamO線上閱讀檢閱-班級任務列表_南投縣東埔國小
|
五、閱讀推動專業精進與社群發展 |
(一)、 活化教學發展課程與教師專業支持增能: 1.聘請校內外人士做專業研習,提升教師各種閱讀和 資訊使用相關能力的教學增能。 2.包括校本課程、活化教學、教師專業、教學研討等項目。
(二)、校訂課程與瑩光教育協會長期入校陪伴: 1.長期邀請螢光教育協會入校,規劃設計符合學生需求的校本課程。 2.強調閱讀素養對解決生活問題的重要性,促進學生資訊應用能力。
(三)、精進教學實踐社群分享與學生鼓勵: 1.鼓勵教師投稿校內外教育刊物,如國語日報和校刊,以身教激勵。 2.鼓勵學生投稿優良作文,促進學生輸出。 3.參與國語日報實驗班,學習讀報教育的教學技能並與他校展示交流。
(四)、共備觀議課與教學反思: 1.教師每學期進行共備觀議課,進行各科教學反思和腦力激盪。
(五)、閱讀素養推動與競賽參與: 1教師每學期參加PaGamO閱讀素養訪視討論學生閱讀學習狀況,參加工作坊, 2.積極參加南投縣閱讀素養電競賽並榮獲佳績。 |
|
六、各校閱讀讀寫網 |
(一)、建置學校閱讀讀寫網,方便師生和家長做為學習、教學和親子共學的管道。 1.東埔國小全球資訊 https://tpups.ntct.edu.tw/ 掛上相關的閱讀資源,方便全校師生閱讀。
2.東埔國小粉絲頁網址
https://www.facebook.com/tpups.edu?mibextid=ZbWKwL 掛上學校閱讀活動,獎勵和鼓舞師生及家長。
![]()
|
|